干霧抑塵裝置是由壓縮空氣驅動聲波震蕩器,通過高頻聲波的音爆,作用在噴頭共振室處將水高度霧化,產生10?m以下的微細水霧顆粒(直徑10?m以下的霧稱干霧)噴向起塵點,使水霧顆粒與粉塵顆粒相互碰撞、粘結、聚結變大,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沉降,達到抑塵的作用。
粉塵可以通過水粘結而聚結變大,但那些很細小的粉塵(如PM10-PM2.5)只有當水滴很?。ㄈ绺伸F)或加入化學劑(如表面活性劑)減小水表面張力時才會聚結成團。如果水霧顆粒直徑大于粉塵顆粒,那么粉塵僅隨水霧顆粒周圍氣流而運動,水霧顆粒和粉塵顆粒接觸很少或者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則達不到抑塵作用;如果水霧顆粒與粉塵顆粒大小接近,粉塵顆粒隨氣流運動時就會與水霧顆粒碰撞、接觸而粘結一起。水霧顆粒越小,聚結機率則越大,隨著聚結的粉塵團變大加重,從而很容易降落。水霧對粉塵的“捕捉”作用就形成了。
如圖1、圖2所示,當粒徑較大的霧滴與粉塵顆粒接觸時,粉塵由下向上運動,水霧顆粒由上向下運動,在運動過程中大粉塵與大的水霧顆粒,小粉塵與小的水霧顆粒相結合。
圖3和圖4所示過程反映的是,當水霧顆粒的粒徑小于10?m,達到干霧級的時候,霧滴的表面張力減小,粒子之間的黏力就會越來越大,所以,以粉塵粒子為核的“微細粉塵顆粒--微細水霧顆?!倍嗔髦?,粒子與粒子之間很容易結合在一起,從而使整個粒子不停的變大,再沉降下來,達到除去粉塵粒子的目的。
綜上所述,當水霧顆粒的粒徑與粉塵顆粒的粒徑大小相近,且霧量較大時,空氣中的水蒸汽迅速飽和,飽和的水蒸汽與粉塵碰撞、接觸并凝聚在一起,達到一定的重量后沉降下來。這就是干霧抑塵技術的除塵原理。
組成部分:
a、微米級干霧機
微米級干霧機是將氣、水過濾后,以設定的氣壓、水壓、氣流量、水流量按開關程序控制控制閥打開或關閉,經管道輸送到水氣分配器(或干霧箱總成)中去,實現噴霧抑塵。它由電控系統、多功能控制系統、流量控制系統組成。安裝在IP55標準的箱體內,有進出水氣管接口(不同型號的微米級干霧機水氣接口數量不同),面板上配有觸摸屏人機界面。
b、電控系統
電控系統是微米級干霧抑塵系統的控制中心,集合了可編程控制器、保護電路、繼電器以及與它們相關的元器件。為用戶提供自動和手動兩種操作模式。在自動操作模式時,可自動接收遠程觸發信號啟動或停止噴霧器噴霧。在手動模式,操作人員可以控制操作按鈕啟動或停止噴霧器噴霧。用戶還可以通過PLC設置接口修改噴霧周期及管道吹掃時間等。自動控制系統將微米級干霧機與現場設備的控制信號連接起來,以便實現自動控制。也可融入FCS、DCS、PLC等系統中。
c、螺桿式空氣壓縮機
螺桿式空氣壓縮機為干霧抑塵系統提供標準氣源,其采用微電腦智能監控系統,全自動化運行,操作人員無須特殊培訓就可通過界面的文字提示輕松地對壓縮機運行狀態參數進行查詢,并可實現壓縮機手動、自動運行狀態的轉換。
d、水氣分配器
通過對其控制實現水、氣、電主管線與干霧箱總成的連接,并根據現場情況通過PLC控制實現各抑塵點分別噴霧。
e、萬向節總成
接收由微米級干霧機輸送來的氣、水并將其轉化成顆粒直徑為1~10?m的干霧噴射出去,按微米級干霧機的控制指令噴向抑塵點。當干霧與粉塵顆粒相互接觸、碰撞時,使粉塵顆粒相互粘結、凝聚變大,并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沉降,從而達到抑塵的作用。
f、水氣連接管線
水氣連接管線是將微米級干霧機、螺桿式空氣壓縮機、水源等用不同管徑的硬管按要求連接起來。